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3907_1405.jpg)
著名作家、学者冯骥才先生说过:
“一个国家或城市怎么对待博物馆,体现它的现代文明程度。”
这个周末,
我们小伙伴一行人,
就趁着“国际博物馆日”的东风,
搭上“流动的博物馆”巴士
一起 四“展”联“弹”
逛苏州博物馆特展
探寻2500年城址不变的古城秘史
逛御窑金砖博物馆
触摸苏州600年烟火不熄的工匠精神
逛苏州丝绸博物馆
感受从上古到现代5000年丝路变迁
逛苏州戏曲博物馆
聆听昆曲600年的流丽婉转
乘坐美食观光巴士
品尝精致的江南早茶和午餐
早上九点,我们就集合在苏州博物馆的门前,经过集合整队,实名认证和测温,充满惊喜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3943_4250.jpg)
苏博很贴心得安排了讲解员小姐姐陪同,介绍馆中蕴藏着的2500年历史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3958_3173.jpg)
极具贝聿铭大师风格的屋顶,简约精致又不缺中国韵味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015_7568.jpg)
网红的“片石假山”景观,浓缩中国山水于一庭院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029_4656.jpg)
镇馆之宝——秘色瓷莲花碗,古朴细腻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049_1657.jpg)
老苏州的儿时记忆:忠王府,绿植亭亭如盖。
逛完苏州博物馆,随即登上定制的旅行大巴,一边欣赏老姑苏的风景,一边尽情享受美好的上午茶了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107_3688.jpg)
粉白蓝三色的车身上,中英文双语的“苏州文博活动季、遗产城市嘉年华”的字样非常醒目,下方是“一城百馆,博馆苏州”的品牌口号,这辆颜值颇高的巴士便是苏州好行新推出的“流动的博物馆”专线车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123_9174.jpg)
走进车内,苏州文博活动季主题装饰随处可见:印有活动主题的灰蓝色的帘子将乘客区与驾驶区、备餐区隔开,乘客的坐椅背上铺着粉蓝相间的主题饰物,每张桌子的桌垫上是设计感极强的繁体的“苏”字,桌上的台卡、折页也都与主题活动相关。
车厢中部辟有博物馆主题文创展示区,陈列了各种特色文创产品。几块电子屏幕上,交替展示着苏州特色博物馆的宣传视频及活动主题海报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140_2055.jpg)
对了对了,一定要说一说这里的上午茶!
以四大才子唐伯虎为主题的花茶茶包,绿茶清冽,红茶醇厚,配上苏州博物馆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干,再辅以特色蜜饯果脯与坚果小食,怎么吃都不够。
在美食与美景的陪伴下,抵达下一站——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,打卡传说中的网红博物馆,触摸苏州历经数百年烟火不熄的工匠精神,妙哉妙哉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201_0962.jpg)
蓝天红瓦,绿树白砖,御窑金砖,我们来了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215_6154.jpg)
网红墙—极简风,打卡成功BINGO!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230_3373.jpg)
在这种INS风浓厚的地方,怎么能不拍点照片留念呢?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243_7139.jpg)
一起搬个砖吧!大家加油向前干!!
临近正午,继续返回车上享用苏式午餐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302_1996.jpg)
盐水鹅和现做的蟹粉拌面简直太香了!!!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315_9581.jpg)
咦!这黑乎乎的,是臭豆腐吗?
哈哈,经过特殊设计的,贴合御窑金砖博物馆特色的金砖糕,隆重登场,引得在场食客一阵惊叹,各种巧思在饮食上展现得淋漓精致。
午后,博物馆之旅继续,先逛苏州丝绸博物馆,感受从上古到现代的丝路变迁触摸中国五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再坐上三轮车前往苏州戏曲博物馆,聆听昆曲的流丽婉转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336_8813.jpg)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358_6355.jpg)
苏州丝绸博物馆
坐着人力三轮车,出街去~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415_2751.jpg)
中国昆曲博物馆,馆虽小,但文化底蕴深厚,引人入胜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435_4889.jpg)
堂名灯担——方寸之间竟能坐进8至12个曲艺人在里面唱戏。
![](/images/image/20200622/20200622144448_2397.jpg)
厅堂四角,感受昆曲文化底蕴。
悟文化、鉴美食、品风情,一天无缝玩转四座博物馆,“流动的博物馆”这波花式安利,请君快快吃下吧~
(园区报关企划部)